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主子日𢯎夜𢯎!奴才束手無策!食物敏感如何判斷及避免?

當貓狗不斷瘙癢、舔或咀嚼爪子或沿著地毯摩擦臉或耳朵,很多時候主人就會認為是因為食物敏感。

寵物對食物的敏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涉及免疫系統的食物過敏,通常由對蛋白質的反應引發;另一種是食物不耐症,即是毛孩的身體對某些食材有異常反應,但不涉及免疫系統。

雖然原理不同,但兩者症狀非常相似。常見症狀包括皮膚敏感痕癢、發炎和有鱗屑;及腸胃道症狀,如消化不良、腸胃脹氣、嘔吐和腹瀉等。

長期餵毛孩同一款糧食竟是致敏原因!?

涉及免疫系統的食物過敏是由於毛孩長期只吃同款單一的糧食,長期吸收單一食物來源的營養素(通常為蛋白質)所引起的繼發性免疫系統反應。

當毛孩身體因單一營養素過多而認定了某種食材為過量及有害,免疫系統就會排斥該食材,從而產生對抗反應包括抓癢,皮膚發紅,舔咬身體等。

所以家長應定期為寵物轉換糧食,避免誘發過敏。一旦毛孩免疫系統對某種食材排斥,就難以逆轉。

至於食物不耐症即都是劑量敏感,食物的量是引發敏感症狀的關鍵。因此,主人無論給予什麼食物給寵物,都要注意節制,不要一下子大量餵食,特別是新接觸的食物

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

一項研究中發現狗的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是牛肉(34%)、奶類製品(17%)、雞肉(15%)、小麥(13%),而貓的食物過敏原主耍是牛肉(18%)、魚(17%)、雞肉(5%)。

食物敏感如何診斷及治療

要確定食物敏感反應及致敏原的唯一正確方法是進行食物排除法 (diet elimination) 。

最住方法是與獸醫及寵物營養師一起管理毛孩的症狀並尋找引起反應的成分。


補充資訊:如何判斷是食物敏感?

皮膚敏感或腸胃不適不一定由食物敏感引致。

如果毛孩不斷瘙癢,這亦可能是由跳蚤過敏性皮炎 (FAD) 引起的,這在貓狗中很常見,是對跳蚤唾液的敏感性引起的。另外,亦可能是環境過敏,如灰塵、花粉和黴菌等過敏原誘發的。這種類型的過敏已證實是遺傳的。

至於貓狗腸胃問題,亦可以是誤食、進食過量、吃了太油的食物,或因腸道有寄生蟲引起。

如排除了以上其他成因,就應該考慮食物過敏或不耐受。


發佈日期: 1 則留言

鏟屎官觀便手記:毛孩大便健康解碼

很多鏟屎官認為糞便只是毛孩排出的廢物,大多拾起後就直接掉垃圾桶或馬桶。其實從糞便可以觀察出毛孩是否健康,因為大便和貓狗的腸道消化吸收功能相契合。而腸道是身體重要的免疫系統,是貓狗抵禦惡菌的第一防線。

正常情況下主人天天都可觀察,比發現其他病徵來得快很多,能更好掌握寵物的健康情況。

以下是一些觀察毛孩便便的重點:

💩便便的次數及量

一般成犬一天會有1-2次的排便,幼犬會比較多一些,可以到3-4次。次數會因食物、狗種及年齡影響,當然差異不會很大。

排便時間則受餵食時間或排便習慣影響,一般不用太在意,每天都有相應次數便可。

排便量跟食量及餵食類型有關,一般鮮食排便量會少一些,乾糧會多一些。但需注意排便量不會太多(如排出量跟吃下去的差不多) 或太少(如一天吃兩大碗下去但排出只有手指長的一條),太多代表糧食不吸收的成份較多,太少則可能便秘。

💩便便的形態

  1. 完美健康的狀態: 粗細均勻,有竹子類的分節,略微偏硬,可以從地上輕鬆拿起,不會沾地。
  2. 呈粒狀、乾燥、易碎: 代表寵物飲水量不足或食物中纖維不足,建議多餵水及餵食一點新鮮蔬果。問題持續,或應考慮換糧。
  3. 能拾起但會沾地、略微偏軟 : 這時候一般就是主人不小心餵多了,餵少一點就好。還有可能就是腸胃消化吸收不好,也可以餵點寵物用益生菌。
  4. 拾不起的水狀 :這屬腹瀉狀態,可能是吃錯東西或著涼。如出現帶血、有黏液或柏油狀,請立即求醫。可能是腸胃炎、寄生蟲、腸道出血或者病毒感染,以上問題處理不當會致命的。

💩便便的顏色

1.    棕褐色(深朱古力色):正常顏色,因受膽汁及消化系統影響一般糞便都為此顏色。

2.    黃色:也屬正常顏色,常出現於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的寵物上。

3.    白灰色:這情況代表日常食物中鈣質過多,可減少鍡食骨頭或鈣的補充品。如非食物問題請即求醫,因為有可能膽管堵塞,膽汁無法正常運到腸道幫助消化,造成膽黃素沒法順利跟便便一起排出,所以狗狗的大便才無顏色。

4.    橙色:常出現於稀便的時候,代表消化不良,如多次出現請求醫。

5.    綠色:很有可能是蔬菜餵太多,不能全消化而導致。如非以上情況,代表腸道內酸性太高,餵少量羊奶會有幫助,但若持續出現還是建議求醫。

6.    紅色:如非吃了大量紅色食材,一般就是帶血現象。可先檢查是否排便引致肛門出血。如果都不是以上情況,請立即求醫,特別是幼犬在免疫系統未成熟前非常危險。

7.    黑色:黑色大便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正常和健康的,比如吃的狗糧含肉類較高,那麼拉出的大便的顏色就會偏黑。第二類情況可能是十二指腸、小腸等消化器官出血,有的還伴有腸道黏膜,建議求醫。

8.    混合色:吃了不消化的物質或色素,注意家裡的物件擺放位置,以免寵物誤食。

腸胃是身體重要的免疫系統

在腸胃正常的情況下,可每天給予少量蔬果或益生元,改善腸道內的益菌運作環境,減少以上不正常排便的出現。

如已出現消化不良反應,代表腸道內菌種已失衝,這時候就不要食益生元,請用寵物用的益生菌,以幫助回復平衡。如情況嚴重請找獸醫處方,不要自行處理。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正視貓狗牙齒健康問題 可助寵物延長壽命3-5年

根據美國獸醫牙科協會的數據,70%的貓和80%的狗在2歲開始患有不同程度的牙齦疾病,而且牙齒健康問題可縮短寵物壽命3-5年。

口腔及牙齒疾病對於貓狗是最常見的醫療問題,但主人卻容易忽視毛孩口腔健康。口腔疾病對毛孩健康影響及嚴重性,卻是遠遠超出口臭及牙齦發炎。

中小型犬比大型犬患牙周病的風險更高

中小型犬主人要更加注意牙齒健康問題

中小型犬比大型犬患牙周病的風險更高,研究指出,14磅以下的狗被診斷出患有牙周病的機會是55磅以上的狗的5 倍。中小型犬的口腔空間較少,牙齒相對的擁擠,牙菌斑更容易堆積。

研究指出最容易有牙周病的狗種如下:

1格力犬 (38.7%)

2喜樂蒂牧羊犬 (30.6%)

3蝴蝶犬 (29.7%)

4玩具貴賓犬 (28.9%)

5迷你貴賓犬 (28.2%)

牙周病有什麼病徵?

牙齒問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主人亦不容易注意到毛孩有牙痛問題,毛孩很多時默默忍受著痛楚。直到主人發現時症狀時,已是較嚴重及不可逆轉。

主人如發現以下狀況,就應該到獸醫進行口腔檢查:

1 口臭

2 過度流口水

3 刷牙流血

4 進食困難

5 抓臉

6 牙結石、牙齦腫脹出血

7 牙齦萎縮齒根露出

寵物的牙齒問題會誘發其他健康問題

牙周病或口腔疾病會引發的更嚴重健康問題

許多主人沒有意識到寵物的牙齒問題會誘發其他健康問題,遠遠超出口臭和牙齦疾病。

研究已將寵物牙周病與肝腎疾病、心臟病、肺病、糖尿病併發症,甚至癌症聯繫起來。若沒有及早發現貓狗牙周病,有可能導致口腔潰爛、細菌感染眼眶骨造成失明 (如發現眼睛有綠色或黃色眼垢,請盡快搵獸醫)。

這些嚴重的健康問題會因為存在口腔的細菌,通過發炎或出血的牙齦組織進入血液而令發炎情況更差,大家切記大部份病症都是由炎症引起。

牙周病跟糖尿病容易形成惡性循環,當貓狗患有糖尿病時,免疫系統容易受影響,使傷口不容易癒合,導致牙周病和糖尿病都更難控制。

為狗狗提供天然的優質咀嚼物有助控制牙菌斑和牙垢

如何提早預防或改善牙周病或口腔疾病

1 餵食營養最佳的的新鮮食物。牙齒也是骨的一部分,鈣的補充對牙齒也非常重要。但要注意鈣磷比例,不要超過2:1。

2 為狗狗提供天然的優質咀嚼物,如動物筋或角,以幫助控制牙菌斑和牙垢。或使用一些可中和口腔內過高酸度或控制牙菌斑的產品。

3 最好每天刷一次寵物的牙齒。如毛孩允許你張開嘴巴,可以為毛孩做口腔檢查。向內看,並在舌頭、舌下、牙齦線和口腔頂部檢查牙齒是否鬆動,或異常腫塊或腫塊。

4 已有口腔問題的貓狗,建議飼主平時需要注意毛孩的食物成分,盡量不要給毛孩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避免口腔呈現酸性、細菌大量滋生。同時,每天為毛孩更換清潔的飲水,鼓勵毛孩吃完飯後多喝水。

5 安排由獸醫進行的定期口腔檢查。